铸件退火是将铸件加热至奥氏体温度20~40℃,保温后缓慢冷却。 在冷却过程中,珠光体中的片状渗碳体变成球状,从而降低了铸件的硬度。
铸造退火是基于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相变和再结晶,因此称为再结晶退火,通常简称为退火。 这种退火方法常用于特钢企业冷却铸件。 铸铁件的再结晶退火过程是:缓慢加热到30~50℃以上,保持适当时间,然后缓慢冷却,通过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珠光体(或者还有共析铁素体或渗碳体)转变为奥氏体,形成晶粒较细、片层较厚、组织均匀的珠光体(或者还有共析铁素体或渗碳体)。 当退火温度在30℃以上时,铸铁的再结晶称为退火,以消除组织缺陷(如魏氏组织、带状组织等),使组织变细、均匀,从而达到提高塑性和韧性。